[tr][td]一、前言
假如只是开发简单的弹窗效果,懂得通过z-index来调整元素间的层叠关系就够了。但要将多个弹窗间层叠关系给处理好,那么充分理解z-index背后的原理及兼容性问题就是必要的知识储备了。本文作为对W3C Recommendation-Layered presentation学习后整理的笔记,以便日后查阅。 由于将英文名词翻译为中文名词容易产生歧义(如Normal flow被翻译为文档流),因此本文将直接采用原英文名词,而涉及到的英文名词解释如下: non-positioned element:无CSS定位的元素,也就是position: static的元素。 positioned element:CSS定位的元素,也就是position: relative/float/absolute的元素。 box:文档树由element组成,渲染树由box组成,实际进行元素大小、布局渲染操作的对象是box进行而不是element。box由element对应生成(也有是anonymous box不是由element对应生成,而是渲染器根据规则自动生成),non-positioned element对应的是non-position box,positioned element对应的是position box。 z-axis:box定位坐标系中的z轴。 stacking context:层叠上下文,z-axis的基本组成单位。box与stacking context的映射关系为N:1。每个stacking context有一个父context(除了root stacking context外)和0~N个子context。 root stacking context:与根box(html/body对应的box)对应的层叠上下文,是其他stacking context的祖先context,root stacking context的范围覆盖整条z-axis。 stack level:层叠等级,当N个box位于同一个stacking context中,则通过stack level来决定它们位于z-axis上的位置。注意:stack level为相对值而非如px那样为绝对值。 二、图解分层显示 其实我们常接触到的z-index只是分层显示中的一个属性而已,而理解z-index背后的原理实质上就是要理解分层显示原理。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示例来认识一下分层显示涉及的对象和属性(z-axis、(root) stacking context、box、stack level)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。 HTML Markup [*] [*] [*] [*] [*] [*] [*] [*] [*] 复制代码 图片:1450155v5sxi6vzp6don88.png 说明: 1. 在构造渲染树时会为element生成对应的box,所以div#d1->d1:box,div#d2->d2:box,div#d3->d3:box,div#d4->d4:box,p#p1->p1:box。 2. 对于positioned box而言,若z-index属性值不是0,则会创建一个新的stacking context,并且其子孙box将属于这个新stacking context。 3. 同一个stacking context的z-index才具有可比性,也就是说在讨论z-index时必须带说明是哪个stacking context下的z-index。如示例般,虽然-9999比10小,但由于d4:box和d1:box位于不同的stacking context,因此无法判断哪个box更靠近用户。 三、层叠规则 层叠规则就是决定到底哪个box更靠近用户。 1. 前提:boxes属于同一个stacking context,并且z-index相同 规则:按照box对应的element在文档树的顺序,后者比前者更靠近用户(back-to-front) <div class="blockcode"><div id="code_AAj"><ol> <div id="d2"> |
|
|